國務院兩周發三文 醫改配套措施密集出臺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admin 發布:2010/12/21 修改:2010/12/21
隸屬:行業咨詢 點擊:3210 推薦新聞
生意社12月15日訊 短短兩周時間,三份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配套性文件密集下發。
昨天,《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下稱《意見》)在中國政府網公布。本月以來,已經有鼓勵社會資本興辦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和規范基本藥物采購機制等文件發布。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扎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突出抓好健全基本藥物制度和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保障群眾用藥安全有效、價格合理、方便可及,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為群眾提供滿意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從上述三份文件來看,對五項重點任務均有涉及,即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和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著力于消除阻礙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的政策障礙。
12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政策措施。
目前,全國已有5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徹底改變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以藥養醫”的機制,明顯減輕了群眾用藥負擔,但同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出現了較大收支缺口。
“政府只支付了人員工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其他運營需要靠自己去支撐。”北京市西城區德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韓錚錚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意見》明確提出,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政府舉辦的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人員支出和業務支出等運行成本通過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補償。同時,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2010年,各級政府要按照不低于人均15元的標準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2011年起,進一步提高人均經費標準,建立穩定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保障機制。
但一些地方的現狀是,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后,由于配套措施的不到位,基層醫療機構運行出現了困難。
遠在江蘇寶應縣夏集鎮豐收社區衛生服務站,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的藥品收入占總收入的50%~60%,但是政府補貼只有30%。此外,他們還面臨著人均15元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落實不足的尷尬。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在醫改深化的過程中,如果配套措施不完善,將影響基本藥物制度的效果。
近日出臺的《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的指導意見》(下稱《采購機制》)就是又一項舉措。
此前,關于藥品招標采購的方式,全國并沒有統一。某地一位負責藥品采購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目前有兩種藥品采購方式,一個是基層醫療機構自行采購,一個是由縣級政府進行集中招標采購。
因此,高價藥依然有生存空間。
《采購機制》規定,實行以省(區、市)為單位的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發揮集中批量采購優勢,招標和采購結合,量價掛鉤、簽訂合同,一次完成采購全過程,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購成本,實現基本藥物安全有效、品質良好、價格合理、供應及時。
上一個新聞:明年醫改重點確定 基層醫療機構將回歸公益
下一個新聞: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嚴查用樹膠假冒蜂膠原料行為
同類新聞
- 2023/5/16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 2022/4/25 常見的病痛“腰疼”困擾人們,如何做檢查呢?
- 2014/3/25 低價藥“玩消失”是醫改失衡之果
- 2014/3/25 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將發 或掀并購高潮
- 2013/12/17 2014天津醫療展揚帆啟航 3月5-7日濱海新區再創輝煌
- 2013/12/17 中國家用醫療器械行業發展遭遇三大政策瓶頸